案例1:妈妈带着2岁的龙龙从公园里回来了,进到屋里,洗完手后。龙龙说:“妈妈,我要吃香蕉。”妈妈就把香蕉拿过来想要给他剥开,可龙龙却说:“妈妈给我,我要自己剥。”然后就自己剥了起来,剥完之后,正向往嘴里送。突然龙龙好似想起什么,就对妈妈说:“妈妈,你先吃。”看到龙龙那么懂事,妈妈感动极了。有一天,龙龙去外面玩,看到别的小朋友后,主动把手里的玩具分享给小朋友一起玩。妈妈看到后,就夸奖龙龙:“宝宝可真棒,懂得分享给别人一块玩。”得到夸奖的龙龙也开心极了。
案例2:宝妈说,自家宝宝在外边……不管谁的玩具到自己手里都夺不走,甚至抢夺别的小朋友的玩具,说什么都不管用,应该只是宝宝自我意识的萌芽,以后出门多带玩具、小零食和小朋友分享,慢慢引导,养育孩子的道路任重而道远!
宝宝抢小朋友的玩具,谁要都不给,怎么办?养育孩子任重而道远
孩子为什么会这样
一、父母的榜样作用
在日常生活中,父母待人大方、慷慨,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,也会养成慷慨大方的性格。而且父母大方,孩子合理的要求,父母总会及时满足他,他基本未感到自己缺少什么东西。但如果平时自己缺少这缺少那,好不容易才得到某个东西,那他就不容易做到与人分享,更别提先想到他人了。
二、父母的教导和暗示
在生活的各种情境下,父母可以随机结合实际的事情,提示孩子做出与人分享的的行为。久而久之,孩子自然会形成大方的习惯,在相应的情境下做出相应的反应。
三、父母的正面强化
孩子的行为可以的到正面的强化,当孩子分享给别人东西时,父母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夸奖,来强化孩子对于这种行为的印象。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对的,是可以得到大人的夸奖的。当孩子形成了这种固有的印象后,他就会做得更好。
父母应该如何对待
一、不要让孩子吃独食
在家里,不管给孩子吃什么,都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分享给爸爸妈妈,让孩子从一开始就知道分享是必然的事情。当有大的家庭聚会时,可以提示孩子将好吃的分享给大家,让孩子自己去分配,锻炼孩子的分享能力。
二、父母要大方
想要孩子变得大方懂事,首先作为父母就要以身作则。在生活中,父母也要大方起来,做出表率,让孩子能看到学到。在潜移默化中,让孩子变得大方起来。
三、主动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
在生活中,主动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。比如,有客人来了,让孩子去洗水果,招待客人;做家务时,可以让孩子拿着扫把扫地;做饭时,可以让孩子帮忙择菜等。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得到满足,懂得分享的乐趣。
四、父母的肯定和鼓励
当孩子做出分享的行为时,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,强化这种正面的反应。千万不要否定或视而不见,这会让打消孩子的热情。而且孩子有些时候会心情不好,不愿做出分享的行为,这时父母注意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来批评孩子,而要理解孩子,过后再和孩子谈心、讲道理。
宝宝知道分享是教养,不懂分享是天性!对于如何让孩子主动分享这件事,相信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,如果您感觉自己的方法更有效果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