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网深圳11月21日电(记者李晓玲)在外贸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,今年我国玩具出口逆势大幅增长。前十个月,传统玩具出口1802.5亿元人民币,同比大幅增长32.2%。
这是记者从在此间召开的第32届国际玩具及教育产品展览会上获悉的。
我国玩具行业专家、广东省玩具协会会长李卓明分析认为,我国玩具出口不降反升,与采购商担心贸易战升级提早下单出货、玩具企业积极开拓美国以外市场加以应对有关。据统计,今年1-7月,我国传统玩具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9.19%,而对欧盟增长36.28%、对东盟增长56.58%、对中东增长30.4%、对拉美增长26.76%。同期美国市场占中国玩具的出口份额也从2017年的28.97%下降为24.42%,出口市场替代趋向明显。
与此同时,玩具企业向境外转移趋势则出现分化。孩之宝、美泰等部分美资跨国品牌公司出于避险需求,宣布计划把中国企业的部分订单逐步转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。但受目前东南亚玩具企业生产技术、配套及工人素质所限,无法满足品牌公司对产品严格的质量和技术要求,因此高质量和技术要求的产品订单,知名品牌公司仍委托中国企业生产。
事实上,近年来,国内尤其是广东等沿海地区地租、人工、水电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,玩具企业向成本洼地转移也成为业界焦点。但李卓明认为,玩具国际品牌商的代工生产的确有向越南、泰国等东南亚地区转移趋势,但由于这些国家劳动力总量不大,随着迁入工厂数量增加,人工成本快速上升,红利逐渐消失;再加上当地生产技术、产品质量控制水平难以满足品牌方要求,相关配套产业不完备等因素制约,我国玩具生产产业链配套、生产技术先进、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工人等仍具明显优势。此外,我国本土玩具品牌积极创新产品、优化营销、拓展市场、到内地生产成本较低的省份开设分厂,产业优势短期内仍难以替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