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玩具网 - 玩具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玩具新闻 | 玩具企业 | 技术设计 | 玩具知识 | 玩具酷图 | 政策法规 | 动漫游戏 | 开店常识 | 玩具市场 | 国外资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开店常识 > 为什么我不建议你,用玩具激励孩子学习?
F.biz | 商业搜索

为什么我不建议你,用玩具激励孩子学习?

信息来源:sotoy.net   时间: 2021-11-15  浏览次数:14

Q

孩子今年6岁了,很喜欢买玩具,因为他一直都很乖,我也总是会满足他。但是现在就是很容易闹脾气,我为了不让他那么快得到玩具,我就对他说你背单词50个,我就给你买。可是他不要,说只背20个,我说不行,结果他就干脆不理我了,我该怎么办?

答:家长不该用玩具激励孩子学习。

现在很多家长都会将“买东西给孩子”和“孩子的学习”挂钩起来,以此来激励孩子好好学习,想着一举两得,既满足了孩子的购买需求,又满足了自己想提高孩子成绩的愿望。

实际上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因为学习动机决定学习态度,学习态度决定成绩高低。

如果只靠外在的物质奖励来激发学习动力,会产生以下几种危害:

1、孩子会误解家长的目的

家长的初心是想把奖赏作为激励,让孩子更有动力学习。

但是孩子会出现以下这种想法,玩具、奖励让我快乐,但是背单词是买玩具的条件,我不达成就没有玩具。

这无疑就是把“玩具”和“学习”放到了对立面,在这个过程中就消解了孩子的学习兴趣。有谁会喜欢阻碍自己享受的任务和条件呢?

2、孩子把“学习”这件事变得十分功利

孩子暂时被物质所激励,但是却无法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。

没有办法唤起内心的求知欲,反而会养成“唯利是图”的心态,后续缺乏物质利诱,学习动力就会消失了,学习也就懈怠了。

3、家长渐渐会失去主导权

在问题中,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本来很乖,但是慢慢地容易闹脾气,不听话了。因为孩子渐渐地也长大了,自我意识变得强烈,同时需求也大大增加了。

之前可能是要一根棒棒糖,第二次就要一辆玩具车,不断累加。当家长某天没有办法满足的时候,孩子就会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而厌恶学习这件事。

那么,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

1、奖励有分寸

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,是奖励孩子好的行为,而不是最终的结果。

比如告诉孩子,你这次语文比上次进步了20分,你付出了不少努力,也增加了学习自信,所以爸爸妈妈才奖励你。

2、家长尽量少和孩子进行物质交易

偶尔的奖励,会大大激发孩子的动力。

但是,如果是孩子本该做的事情,就不需要过多滥用奖励,会让奖励变得很“廉价”,也失去了它本来的作用和意义。

3、物质奖励不如精神奖励

一句鼓励的话语,一次全家人出游的机会,都是可以当做对孩子的奖励,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努力被看到、被肯定的时候,也就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了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玩具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