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
孩子过了年就8岁了,很想买一款玩具。但是我觉得他拿了钱就会乱挥霍,就没给他钱。后来孩子趁我午休的时候,偷偷拿了100元出去买玩具。被我发现了,我狠狠地揍了他一顿,想让他长长记性,我这样做,能行吗?
答:打骂从来都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式。打骂只是一种惩罚手段,可能会暂时对孩子起到一些威慑作用,但是治标不治本。
而且打骂也是要讲究艺术的,千万不能在自己生气的时候打,光发泄情绪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。
遇到孩子偷拿钱这样的事情,我们第一反应就是:“小时候偷针、长大了偷金,这还得了?”
然后,会立刻陷入深深的愤怒和焦虑当中,给孩子贴上,“你不是好孩子”、“你是个小偷”、“你让我很丢人”这些负面标签,为的是让他认识到“耻辱”。
可是,一个8岁的孩子,可能还不是太能分清家里家外,认为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钱。
在还没搞清楚孩子为什么偷钱时,这样的差评,并不会对孩子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,反而更容易滋生出问题。
要么是很沮丧,感觉父母不爱他了,舍不得给他买玩具,还打骂他,会觉得很委屈,心里会怨恨父母,根本听不进去他们讲的道理。
要么是产生逆反心,想的下次做这些事情时,一定要想办法掩盖,即使被发现了也死不承认,甚至可能去想办法拿别人的。
身为父母,与其生气和担忧,不如趁这个机会给孩子上一课,教育他做一个诚实守信、不小偷小摸的人。
首先,引导孩子自己说出事实。
平复好自己的情绪,跟孩子聊一聊。
比如“宝贝,妈妈的钱好像少了一张,你有没有看见我丢到哪里呀?”
“你这个新玩具看起来挺好玩,这是哪里来的呢?”
如果孩子很坦白地说出,他特别喜欢那个玩具,遭到拒绝后,便自己拿了钱去买。
那说明他压根还没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,先表扬孩子实话实说的诚实行为。
然后直接地告诉他,不能随便偷拿别人东西,即使是家人的也不可以。
如果孩子保持沉默拒绝解释,即使你严厉询问,他都躲躲闪闪不认账的话,那可以适当「戳穿」他的谎言,并且给予一定惩罚。
比如告诉他要去找玩具店的老板进行询问,问他是等真相出来后挨打还是主动坦白,一般孩子迫于压力会承认错误。
但是要注意这里说的「挨打」是为了吓唬孩子,让他说出实话,而不是真的为了打孩子。
我们还要借此机会告诉他,偷拿东西和骗人都是不好的行为。可以给他讲一些诚实守信的故事,或者陪他看些受到法律惩罚的那些人的视频,让他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。
等他真正明白了自己错在哪里后,让他写出详细的检查,以示惩戒,并且说清楚,不是单纯为了惩罚,而是为了让他记住这些错不能犯,有些红线不能踩。
其次,跟孩子坦诚说一下没给他买玩具的理由。
如果是因为孩子玩具太多了,那么跟他一起列出玩具清单,让孩子清楚自己的玩具量已经不少了,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,把不常玩的东西拿出来一起玩耍。
比起玩具,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。很多孩子总是不停地想买玩具,不是因为那个东西多好玩,而是喜欢那种新鲜和刺激的感觉。
对孩子来说,玩具只是一个伴儿,是一种心理寄托,任何玩具都不如爸爸妈妈陪着他打闹嬉戏。
如果没买新玩具是因为嫌价钱贵等原因,那就诚恳地告诉孩子家里的经济状况。可以跟他讲一讲家庭收入,每个月的开销,让他对金钱有个感性的认识。
抽空可以带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转转,让他体会一下爸爸妈妈赚钱的辛苦,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。
另外,家长也要反思一下,平时对孩子是不是过度溺爱,习惯性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,让他养成了予取予求的习惯,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想方设法非要得到。
静思时刻
2020/01/26
打骂惩罚是手段,不是目的,将勤俭节约、诚实守信等品德教育和该遵守的规则规矩法律法规,渗透到日常生活中,孩子才会有明辨是非的能力。
还有哪些养育难题让你头疼呢?
快来留言区说出你的问题,
小十点会为你答疑解惑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