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扬州瘦马,我们一直以为这个词的意思是扬州的马很瘦小,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个词跟马完全没有关系。这个瘦马指的是女人。因着清朝人极度喜瘦。女子需得瘦骨嶙峋,显得娇小柔弱,才能满足那些男性的喜好。
而“扬州瘦马”,就是这些人喜好的极度表现方式。瘦马之前加上扬州二字,自然是与扬州这个地方脱不开关系。扬州这个地方在明清时期一直都是两淮盐商的聚集地,而说到盐商,就与两个字脱不开关系——有钱。
瘦马即使瘦弱之马,但将其放在女性身上,便是一种侮辱性的的词汇。瘦马原多为贫家女,家中过不下去了将女儿卖给人牙子。
人牙子会请人专门的调教这些瘦马。给她们穿最好的衣服,教会她们礼仪,教会她们一切,这就是传说中的飞上枝头变凤凰吗。其实并不是的,这些姑娘们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,就要给卖掉了,人牙子的利益就在此处了。
这时,她们便就要如牲口一般被人牙子牵出去摆弄。而盐商买瘦马,一则为自用,他们出门做生意身边自是不会带上家眷。到了扬州他们便需要一女子帮助他们打理家务,亦或者是待客。经过牙婆子精细调教的“瘦马”自是最好的选择。
而他们选瘦马,也是有着自己严格的要求的,其中以“三寸金莲”最为严格。为此还特地制定出来“瘦、尖、小、弯、香、弯、正、软”等七条标准,若是符合,则为上品“瘦马”。
可见当时的社会到底是有多么的黑暗,当时的女性被当成了社会最底层的玩物,把女子当成了货物一样的随意的交易。瘦马只是被冠上了一个更加文雅的一个名称,而这些瘦马最好的下场就是被选走,成为富商的小妾,亦或者是富商的礼物。
而没有被挑选上的瘦马下场就极为的悲惨,因为人牙子是不可能做亏本的生意的,他们会把这些过了年纪的瘦马送往起青楼,成为一名真正的青楼女子。这些被送往青楼的瘦马,没有办法再过一天自由的日子。每日涂脂抹粉,如幽魂一般的游离于茶楼酒肆之上。没有一个人样,最后的下场,莫不是幽魂一缕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