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自:掌上长沙
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4日讯(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 通讯员 林俊)今年4月15日是第八个“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”。4月14日,长沙海关联合省卫健、农业农村、林业等部门,在橘子洲开展国门生物安全宣传活动。

现场展示了海关等部门近年截获、监测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、“异宠”、美容针剂类生物制品等各类实物标本约100件。进口原木中查获白带长角天牛、光胸断眼天牛、松皮花天牛、云杉短鞘天牛、云杉八齿小蠹等10余种有害生物,从旅客在国外海边随手捡拾的贝壳中查获活体寄居蟹,以玩具名义申报进境的邮件中发现苏门答腊巨扁锹甲等“异宠”,在邮件中查获未经审批的人胎素……这些被海关发现的“偷渡客”,一旦入境,就可能对我国的生物安全产生威胁,甚至会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。
海关关员以国门生物安全小课堂的形式,向群众讲授国门生物安全知识,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海关查获的典型案例。
长沙海关介绍,近年来,湖南省外来有害生物和疫情疫病传入风险增高。从2018年至今,长沙海关已累计查获各类非法入境外来物种近1000种次,包括活体锹甲、南美切叶蚁、野蛮收获蚁、捕鸟蛛、果腹黑蝇、扇角金龟等;还有各种各样的昆虫标本,大量的外来植物种子、苗木等繁殖材料和微生物培养物,濒危动植物物种等。
2022年,长沙海关共在进出境环节查获外来有害生物43种类、178种次,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6种类、41种次;寄递、携带等非一般贸易渠道截获外来入侵物种159种,同比增长8%;查获未经审批的肉毒素等特殊物品40批,输入性病媒生物8批、38只。2023年一季度,该关共查获有害生物35种类、95种次,查获外来物种4种、4批,查获未经审批的人胎素等特殊物品328批、同比增长60多倍。
长沙海关介绍,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“异宠”。“异宠”已经不是简单的生活宠物,而是另有隐忧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这些“异宠”多是外来物种,它威胁生物的多样性。一些“异宠”一旦发生逃逸或被遗弃到自然界,在没有天敌的情形下会迅速繁殖扩散,威胁到本土生态系统。二是威胁农林牧渔生产安全。一些“异宠”一旦到了自然界,往往会对本土物种形成巨大威胁,甚至会导致本土生物种群急剧下降。三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。一些“异宠”有攻击性,如今年2月27日,长沙海关从进境邮件中查获6只苏门答腊巨扁锹甲和欧洲深山锹甲犹太亚种,就是典型的“异宠”,这些甲虫体型壮硕,凶猛好斗。有的“异宠”甚至有剧毒,还有的“异宠”携带多种病菌,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。
长沙海关介绍,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严格防范“异宠”等外来物种入侵,包括:加强口岸检查,利用X光机、CT机等技术手段来防范“异宠”随邮件入境;开展专项行动,连续开展如“国门绿盾”专项行动和跨境电商寄递“异宠”综合治理;强化联防联控,加强部门合作,形成执法合力;同时,综合运用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方式,持续加强对寄递企业、进境旅客宣传教育,千方百计强化民众生物安全意识。
下一步,长沙海关将加强口岸检查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,坚决守牢国门关口。继续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,曝光典型案件,不断提高社会公众自觉保护生物安全的意识。